返回

我的1982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
第三十三章 人员问题
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
最新网址:m.qianyege.com(千夜阁)
    三井雅子在带着晴子和姐姐返回RB的时候,给李忠信留下了邮信地址和电话,告诉李忠信要多和晴子联系。

    如果李忠信有什么困难或者需要钱,可以给直接给她打电话。

    不光如此,三井雅子还把三井集团在黑省方正那边投资,正建设友好小学和友好中学负责人的电话也留给了李忠信,她告诉李忠信,那个负责人叫做波多梨花,是她的亲信人员,和省里面负责投资的副省长关系很不错,如果需要用到官面的事情,李忠信只要打电话找到她,就能够轻松解决。

    转眼间进入了七月,李忠信获得了重生之后的第一个暑假,还没有等李忠信享受假期的快感,就被王波心急火燎地叫到了竹板屯。

    渔网不断增加,人员也不断在增加,到了六月末的时候,算上摘鱼的,忠信打鱼队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六十人,忠信打鱼队在竹板屯和福隆村这边火了起来。

    可是,一场突如其来的工厂招聘,让原本超过六十个人的打鱼队伍一下子就少了一半,没有签订合约,负责打零工摘鱼的人,都放弃了摘鱼这个零活,纷纷选择进入工厂里面当起了临时工。

    中国的婚礼是五十年代一张床,六十年代一包糖,七十年代红宝书,八十年代三转一响。

    在七十年代末期,物质基础开始有所好转以后,两性结合的基础开始由阶级成分(阶级成分是指根正苗红,黑五类、烈士家属等)转变成为物质条件,女青年结婚要求男方有城镇户口,要置办“三转一响”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的三转一响是指自行车、手表、缝纫机,一响是指收音机。

    在长青乡这边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按照城市当中标准,来要求配偶来弄这个事情。

    农民和城市人不一样,农民大多数都靠天吃饭,如果年景好,收入就会高上很多。

    如果赶上年景不好,上缴完粮食之后,一年到头甚至什么都没有剩下。

    而通过招工进入国营工厂就不一样了,只要任学肯干,用不上几年的时间就能够转正,一旦转正了,赚的钱多了不说,而且是国营的正式工人,能够转成城市户口,找对象的时候都要好找很多。

    打鱼是一门辛苦活,放网以及放风筝拽鱼很累,而鱼多的时候需要不停的摘,摘鱼的时候还要尽可能的不破坏渔网,所以,摘鱼是最辛苦,时间最长的。

    摘鱼这个事情没有技术含量,只要是上手很快就能学会。

    竹板屯和福隆村的这些人,帮助李忠信他们摘鱼的是零工,就是临时到打鱼队工作的人。

    国营厂子招临时工和摘鱼的零工活比起来,农民首选的还是当临时工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去工厂上班和在农村干农活绝对是两个概念,一个是有机会进入国营单位上班,另外一个则是没有啥出路的象征。

    哪怕是梁国富和董国忠说这个忠信公司是集体的,他们也觉得不如国营工厂的临时工,一旦工厂能够转正,那他们可真就是鸟枪换炮了。

    竹板屯和福隆村一直就是很贫困的屯子,能够在工厂当中当一个临时工都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,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,打上来了鱼,摘下来的速度明显放慢,也是影响了很大的收益。

    李忠信对于董国忠他们所说的这种情形并不感觉到意外,毕竟在这个年代,国营工厂的临时工也要比在农村强,只不过这些竹板屯的农民不会想到,他们到国营工厂当临时工也只能是临时工,城镇户口在这个时候开始卡死,根本就没有成为正式工的可能。再过上一些时日,这些工厂基本上都会倒闭,工人都会下岗。

    只不过这种事情李忠信是不会说出来的,而且他就是说出来了,也得有人信才行。

    天要下雨,娘要嫁人,这是谁也挡不住的事情,而且李忠信一直不想因为这个事情让梁国富和董国忠在中间坐蜡,好容易在两个屯子的农民心中树立起来了威望,绝对不能因为这样的一件小事而影响到董国忠他们。

    想到此时已经是放暑假的时间了,李忠信心念一动,立刻有了主意。

    本章已完(2/2),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。
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